7月9日,临港新片区举行首届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大会以“开放、创新、融合:建设面向全球的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为主题,聚焦建设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和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广泛交流,推动国际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众多国际航运组织、船级社以及港航集团相关人士参会。
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发布
临港新片区因港而生、因港而兴,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始终是临港新片区推动开放发展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临港有着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集装箱枢纽港口洋山深水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箱,其中洋山港区吞吐量达到2300万标箱。现在,新片区正在加快洋山港的扩规模升级,推动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在此背景下,高能级的航运服务至关重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会上发布了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据悉,该平台主要围绕航运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指导下,由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通过数字化创新服务模式,为航运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
平台拥有企业注册、政策咨询、航政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五大集成式服务功能,通过前期智企查策、中期业务办理、后期精准服务为临港新片区航运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务。同时,立足航运,融合临港新片区在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及航运大数据资源,实现航运企业“全要素”对接服务。还打造了首个国际船籍港登记特色化服务平台,针对 “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海员外派、保税新型燃料加注、特殊航线“江海直达”、海外人才服务等领域的特色化创新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举措。
另外,包括马士基、中远海运科技、中远海运客运、中谷海运、安通控股等16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涉及船舶运输、船舶管理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航运服务。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天签约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林亦雯介绍,此次签约的项目是在临港成立的一家专门做高端全国服务业的公司,公司设立的初衷是希望在航运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能够把航运服务配套体系通过数字化做一个产业链的重塑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配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能级高端航运服务业。
共同聚焦行业转型发展路径
会议现场同时举办了“集聚资源要素,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航运数字化转型赋能发展新趋势”“航运智能化转型引领创新新动能”“航运绿色化转型构筑航程新格局”四场平行论坛。在各位业界人士的讨论中,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成为如今航运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词。
“无论是数字化、智能化,还是整个绿色低碳,都是整个行业当前最重要的趋势,尤其是绿色低碳。”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航运处)处长林益松说,通过此次大会和论坛,一方面是为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实现路径,另一方面也是集聚相应的市场主体,包括一些航运新能源的制备企业、碳排放交易平台、码头公司、船舶动力系统企业,包括一些船级社等,这些都是整个行业实现碳减排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此外,论坛也为业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进行充分的讨论。
bimco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亚太区总经理庄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届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非常值得期待,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创新”。“上周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上刚刚通过了关于航运业的一个新的减排计划,临港目前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非常领先和前瞻性地在布局航运业未来的新能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临港未来如何进一步地用好整个自贸区新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在包括航运融资、海事争议的解决、综合服务平台等,从而形成更好的行业生态链,吸引更多的服务机构及相关的产业主体,非常令人期待。”
据了解,未来,新片区将着力深化航运领域制度创新,为航运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着力建设航运功能服务平台,为航运企业高效配置国际国内两个航运市场资源提供平台载体;并为发展船舶管理、海事仲裁、海员外派、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能级航运服务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栏目主编 许素菲
责任编辑 徐玲
图片来源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关键词: